以瘦为美是什么时候形成的,胖子为什么从以前被人羡慕变成被嫌弃

以瘦为美是什么时候形成的,胖子为什么从以前被人羡慕变成被嫌弃

在历史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胖都不被视为缺点,甚至还是一种风尚

其实在古时候,相当长的时间里,胖子是比瘦子更受推崇的。在史前时代遗留下来的雕像中,如果是女性形象,那多半是身材丰满的,甚至用今天年代眼光来看,可以说是臃肿了。这类雕像中,最有名的当属德国出土的“霍赫特.菲尔斯的维纳斯”了,这是一尊用猛犸象的牙齿雕成的女性雕像。这位“维纳斯”丰乳肥臀,腰几乎和肩膀一样宽,用今天的眼光绝对看不出有半点美感。但在原始社会,这才是代表着美。

霍赫特.菲尔斯的维纳斯

因为原始社会人类的死亡率相当高,只有多生多养,才能保持一个种群的延续,而肥硕的身体,正表示生殖能力更强,并且壮硕的身体在日常劳作中也比瘦子更有优势。因此对于当时的女性来讲,胖才代表着魅力。

在中世纪的欧洲(中世纪是公元479年至1453年),胖仍然是衡量一个人身价的直观标准。在婚恋市场上,胖子比瘦子更受青睐。虽然欧洲中世纪是个黑暗的时代,但对胖子来讲,也不失为是一个美好的年代。在以前的中国,一些物质不发达的年代,胖子也会被视为衡量一个人身价财富的重要参考标准,“打肿脸充胖子”这样的俗语就是很好的体现。

在如今发,为什么你觉得瘦就等于美,胖就等于不美了呢?胖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被嫌弃的呢?

这里有几个关键的因素,就是宗教影响,物质条件和政治形势。

首先来说宗教,虽然有些人会觉得宗教怎么可能跟胖瘦联系到一起,但是宗教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。基督教中,有很多派教提倡苦修,认为深居简出,少吃少喝,饿得皮包骨头才算修行,在佛教中也有苦行僧这种修行方法。所以他们会将自己放逐到沙漠或渺无人烟的地方。

在5世纪,欧洲基督教的著作《上帝之城》,其作者圣奥古斯丁曾说过“臃肿肥大的身躯流于庸俗,并充满罪恶,纤细苗条则带有神圣的色彩”。他觉得饮食就像七情六欲中最大的一个陷阱,陷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。所以他拼命抵抗美食对自己的吸引,能不碰就不碰。圣奥古斯丁的影响力实在是在大了,他这样大肆宣传之后,很多虔诚的教徒就照着做了。更夸张的是,有些人甚至什么都不吃,把自己饿死了。在基督里还有一种说法叫“七宗罪”,暴食就是其中之一。所以宗教对胖瘦审美的影响还是挺大的。

物质财富的增加也促进了人们对审美的转变。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原来令人羡慕的“吃饱饭”,也变成了很容易实现的小目标了。虽然社会财富差距还是很大,但是大家觉得胖人那种温饱不愁的生活状态自己也能达到,对胖子的羡慕和好感度大大降低。之后随着运输能力,食物储藏技术的提高,人们能更方便的获得食物,发胖的人越来越多,肥胖不再是上层人士的专利,胖子形象中仅有的这点正面意义也没有了,所以胖子就越来越不招人喜欢了。

还有就是政治形势,18-19世纪欧洲的政治形势也对人的审美观念产生影响。当时法国大革命时期,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就很胖,他的体型特征也被拿来和旧贵族的腐朽堕落相比较联系。这么胖的人,一定是损公肥私了,这是当时群众对路易十六肥胖的评价。这样,胖就被视为守旧派以及剥削阶级的特征,成为当时革命的对象。在中国也有类似情况,以前有些领导干部看着油腻又肥胖,人们就容易把他和贪污受贿联系在一起。所以胖子的形象就越来越不受待见了。

就这样,曾经以胖为美的观念就一点点被颠覆了,人们不再崇尚胖了,转而以苗条匀称的身材为审美标准。这样新的审美观确立起来,人们就开始追求瘦身了。其实身材匀称最好,并不一定非要求追特别瘦的体重,那样反而对身体健康不利。

相关推荐

赵麟:让古诗在童声中飞扬
365bet亚洲平台

赵麟:让古诗在童声中飞扬

📅 07-27 👍 864
渭南SPA按摩
Bet体育365提款要多久

渭南SPA按摩

📅 07-04 👍 173
戴尔笔记本换风扇多少钱
Bet体育365提款要多久

戴尔笔记本换风扇多少钱

📅 07-19 👍 4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