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邮或许是跨境电商行业中最早的一种模式了,典型玩家包括么么嗖、Hai360、海猫季等等。这些平台通过爬虫技术自动抓取海外电商平台的 SKU,再对商品信息进行翻译及语义解析等技术处理,来帮助中国用户打破地域屏障,直接购买海外网站上看到的商品。
随着跨境行业日趋成熟,海淘的玩法也日趋多元化,B2C 自营、C2C 买手制等方式花样频出。不过今年四月,三部委发布《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》之后,业内普遍认为 B2C 的 “保税 + 行邮” 模式政策红利已经消退(不再减免税),而受冲击较小的直邮模式又重新受到市场关注。
最近我在上海聊到的海淘项目“柿集”跑的就是直邮模式。柿集APP 1.0 于去年 7 月推出,刚开始只是一个海淘分享社区,同年 11 月电商版块上线。
产品定位上,柿集准备主抓30岁以上的中产家庭,现客单价维持在 1500 元左右;选品则聚焦欧美商品,以服饰、鞋帽、配饰等非标品为主。“之后我们也不打算把 SKU 扩到日韩去。因为直邮和其他模式比起来优势就在 SKU 的丰富度上,更适合做非标品。而日韩还是化妆品、保健品、电器这样的标品更占优。”
但就目前的产品形态来看,柿集和么么嗖、Hai360等同类产品区别不明显,用户体验也还有待优化(比如产品中显示的仍是商品的英文信息)。不过和创始人 ivy 聊下来,柿集在团队基因和未来方向上还是和其他技术驱动型产品有所不同。
ivy 曾创立过一家数字营销类的广告公司,后被上市企业收购。现在柿集团队 40 多人中,技术和运营市场各占一半。ivy 透露,近段时间柿集将有一次较大的改版,引入红人机制。让平台的社交属性更强。
具体来说,他们正在后端搭建一个网红孵化器,包装培养后向柿集平台输送。考虑到中等收入人群显然不是“网红脸”们的受众,相对颜值,柿集更看重网红的个人素质和时尚审美意识。
第一批上线的红人数量大概是 20~30 人,其中包括海归、设计师、自由编辑者等等。红人将主要以图文形式为用户提供穿搭建议,所推产品在平台产品库中均能找到,实现“所看即所买”。为提高红人黏性,未来柿集可能还会推出红人一对一穿搭指导等收费性服务,红人可以从中提成。
在我看来,这种 KOL 打法或许可以解决直邮海淘模式的一大痛点,即海量 SKU 对用户筛选造成的压力。以往,各家更倾向于做大数据收集及个性化推荐,通过用户的浏览记录、勾选的喜爱品牌等维度为用户推送更精准的产品。不过这种基于“人”的推荐方式能带来多少转化率,还需要看后续平台对红人的运营能力。
另外,我们发现除去在线直购的电商功能,柿集还内置了一个目的地购物指南的版块。消费者在境外旅游时可以通过柿集查询当地购物场所及里面的商品,并和平台上的 SKU 直接比价。ivy 表示他们希望把线下导购打造成另一条流量入口,这也会是他们未来的发力重点之一。
根据团队提供的数据,上线至今,平台注册用户 100 万,SKU 700万,订单数和用户数月度环比增长率超过 50%。此前,柿集曾拿到过一轮来自个人投资者的天使,现正在寻求 Pre-A 轮融资。
36 氪和氪空间团队已进驻上海,每月将定期举办线下沙龙或私密饭局。我们正在招募一名全职 / 实习作者,如果你对创业服务有自己的想法、充满好奇心,请砸简历至congjia@36kr.com,一大波的魔都创业者等你面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