搭廬山景區觀光車東線於五老峰站下。
五老峰原出一山,因山的絕頂被埡口所斷,分成並列的五個山峰,仰望儼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,故名「五老峰」。入口處有個地圖,清楚標示了每個峰的距離。
從入口處走進,一段約20分鐘的爬山台階,之後就較為平坦了。
沿著蜿蜒的山路一步步攀登,每一步都能領略到不同的美景。
一峰到了。 一峰的景色非常開闊,有一個四面敞風的「待晴亭」,亭子旁為一大片嶙峋不平的大石。
五老峰的山間小徑旁,摩崖石刻隨處可見,記錄歷史變遷,見證文人墨客的愛與讚美。
李白曾在此地築舍讀書,吟詠:五老峰高,青天削出金芙蓉的名句。
一峰、二峰間有個仰面朝天,一如老鷹的嘴的“鷹嘴石”。
再走一段岔路,攀登上石陣為二峰。
當站在峰頂,雲霧從峰谷間緩緩升騰漂浮,環繞群峰,仿如一幅精美絕倫的水墨山水畫。
山間景色瞬息萬變、層出不窮。
下了峰頂後,在一片翠綠山峰下,鑽進洞穴,等步出洞穴又是雲深不知處。
靠近1314石的廬山松斜立於崖壁,雖經過百年風霜,它依然屹立不搖,深深紮根在山崖之上堅實挺拔。
幸運地,來到三峰時霧收雲散,景色明朗。
眼前松樹盡情舒展枝枝蔓蔓,似與山共舞,與雲共眠,構成一幅幅動人的畫卷。
五峰中以第三峰最為險峻,峰頂有「日近雲低」、「俯視大千」等石刻頗為貼切,遠方鄱陽湖清晰可見。
四峰,海拔1354,與三峰比肩而立,又名天地壯觀峰。
當置身山巔俯瞰,雲海翻湧,山巒似海中島嶼,眼前一切如夢如幻,令人感嘆自然之妙。
在這兒,真切感受到「翠屏千仞接雲平,始覺天空地自橫」。
由於五峰距四峰約1公里,前行難度較高,那就就此返回,山總是在的!